关于召开“首届煤基固废综合利用大会”暨“煤基固废绿色低碳利用技术专题研讨会”的通知
各会员及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央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部署,推动煤炭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转型发展,降低煤基产业链固体废弃物排放,减少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过程的污染物及二氧化碳排放,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拟于2022年11月召开“首届煤基固废综合利用大会”暨“煤基固废绿色低碳利用技术专题研讨会”。
本次大会以“保持定力,抓住机遇,补齐短板,为双碳目标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做出更大贡献”为主题,聚焦山西、内蒙、陕西、新疆等煤炭主产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围绕煤矸石、粉煤灰、气化灰渣、煤焦油、废催化剂、废酸废盐等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和价值链提升,区域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规模化利用等核心内容。会议期间,将开展煤系固废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生态化利用等多元化技术示范的项目推广工作,为煤炭资源开发、煤炭加工转化、煤电等煤基产业链相关企业解决煤基固废问题提供技术参考。
为作好大会的筹备工作,现面向煤炭企业集团、化工企业、煤电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及技术装备供应企业等征集技术方案、应用案例,请各会员单位及有关单位积极参与。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大会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
鄂尔多斯市环保投资有限公司
联合主办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协办支持单位:征集中
承办单位: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煤转化分会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煤化工环保专业委员会
北京泛地能源咨询中心
二、 大会时间地点:
时间:2022年11月24-26日,24日报到
地点:鄂尔多斯博源豪生大酒店(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鄂托克西街91号,总机电话:0477-8138888)。
三、 大会主要内容:
1.国家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相关政策、固体废物相关法律法规解读;不同区域下的煤基固废绿色低碳发展思路与模式探讨;
2.煤矸石、粉煤灰、气化灰渣等煤基固废绿色低碳利用技术(装备)研发,项目建设方案与典型案例;
3.现代煤化工、煤炭分质利用项目副产煤焦油、废催化剂等固体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路径;
4.煤炭、化工园区等产业园区固体废物生态化、产业化处置与利用的典型案例与实践;
5.煤基固废在绿色建材、绿色建筑、基础设施和功能新材料方面的新技术研发与利用情况;
6.煤基固废在隔热保温材料、陶粒混凝土、装配式建筑、被动式建筑等领域的技术应用与前景分析;
7.煤基固废用于提取稀贵有价元素、用作化工原料、环境保护材料和工程材料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技术突破。
8.煤矿采选充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及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四、会议论文和现场展位征集
1.大会拟采用“主题报告+互动交流+成果展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会上将印发《煤基固废绿色低碳利用技术论文集》,欢迎各位专家、技术和研究人员投稿。征文范围涵盖会议的主要内容。有意向在大会上作大会发言的请及时与会务组取得联系。
2.会议期间安排有专题装备、技术展览展示,欢迎相关技术单位安排现场装备、技术展示,有需求的单位请及时与会务组对接展位事宜。
3.论文投稿和展位需求请务必于11月10日前将论文电子文稿、展位需求邮件发送至会议指定邮箱zmxmhg@163.com。同时,也欢迎相关技术单位在《论文集》和《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期刊上投放广告。
五、其他事项:
1.本次会议由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与北京泛地能源咨询中心合作举办,具体会务事宜由北京泛地能源咨询中心为主负责;会议按规定收取会务费;住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2.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朱永光13611027607、冯晓培13661032031
拟邀专家及报告题目:
1.煤基大宗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彭苏萍
2.题目待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
3.题目待定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副主任胡华龙
4.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技术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资源综合利用与新材料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张以河
5. 煤基固废制备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工与环境学院教授 王栋民
6. 煤基固废市场导向的利用与新趋势
---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卓锦德博士
7. 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与实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与矿资学院副院长 李辉
8. 煤气化灰渣热活化-熔融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任强强
9.煤基固废充填材料的研究与标准建设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工与环境学院教授 刘泽
10. 煤基固废原位浆体充填技术研究与实践
---朱磊 中煤西安设计院,中煤能源研究院副总经理
卓锦德博士,国家特聘专家,现任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院资深主任工程师。World of Coal Ash ,Technical Committee Member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分会理事,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粉煤灰专委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席专家,《Coal Combustion and Gasification Productions》期刊编委。主要从事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开发工作。以市场为导向,材料科学为基础,带领团队开发出多项核心技术及商业化产品,包括超硬质沥青、功能填料、多功能矿物外加剂、压裂支撑剂、矿井注浆加固材料等,并完成了首台套万吨级粉煤灰微纳米材料分选产业化生产线,申请专利33项(14项已授权),发表国内外会议论文与期刊37篇。先后承担了多项集团及集团子公司科技创新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培育项目及参与国家科技部“固废资源化”专项等。主导制定了国家能源局电力行业标准DL/T 2297“燃煤电厂粉煤灰资源化利用分类规范”及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团体标准T/CACE 033“气流床煤气化渣利用和处置 有害成分判定技术导则”。撰写了Elsevier出版社出版的《Coal Combustion Products: Their Nature, Utilization and Beneficiation》Air Classification及主编了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粉煤灰资源化利用》。协助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粉煤灰专委会成为World-wide Coal Combustion Products Network世界燃煤产物联盟会员并代表中国参与联盟会议。
任强强,工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循环流化床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首批中科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团队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主要研究方向:固体废弃物热处理技术、煤炭清洁燃烧技术、低碳窑炉燃烧技术。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清洁低碳发电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理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第一届低碳热转化国际研讨会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煤炭学报》、《水泥》等期刊青年编委/编委。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