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 灾区 灾区 加油 让我们带着这感恩之心,为灾区加油
兰炭分会 News
News 兰炭分会
张旭辉,男,1976年生,2008年6月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电子专业,博士,高级工程师,北京国电富通公司技术开发部技术总监,主要研究方向为低阶煤分质综合洁净利用技术,申请专利20余项,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余篇。先后主持/参与了国家863课题“污泥掺混制备生物质燃料技术装备及应用”、 “碎煤加压气化废水处理与回收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热解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及碎煤热解工程化应用”以及国网公司、国家科技部、北京市、丰台区等科研课题20余项,曾获国网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南瑞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布时间: 2018 - 12 - 25
浏览次数:202
主要从事煤化工领域的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和应用研究;兰炭洁净生产与污染防控的技术研究和设备的研发。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项,教育厅自然科学计划1项,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1项,榆林市科技局项目4项,榆林学院项目2项。荣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论文奖三等奖1项,榆林青年科技奖,榆林市自然科学论文奖2项,获榆林学院师德先进奖,榆林学院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2010年竞聘为西安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合作硕士研究生导师;榆林市“三区”服务员;2014年被评为榆林市特殊贡献专家。2018年获榆林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发布时间: 2018 - 12 - 18
浏览次数:231
郑承煜,男,国家生态环境部环评中心特邀VOCs治理技术授课专家,国家生态环境部G20峰会大气污染治理特邀专家,国家生态环境部专家库专家,中组部“国家引才目录”资源环境生态组特邀专家,中组部“千人计划”PM2.5特别防治小组特邀专家,中国石化行业VOCs治理技术专业组组长、中国煤化工VOCs治理技术中心主任,中科院特聘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环保产业研究院大气污染防治研究所所长、教授,被授予“中国石化行业VOCs治理技术领军人物”。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7
浏览次数:332
张发彬,男,汉族,1966年8月19日出生于新疆巴里坤县,大学学历,现居住于新疆哈密光明路锦绣花园2栋2单元401室。1986年至1989年就读于新疆建筑工程学院工程预算专业;1990年至1994年任巴里坤三建第一分公司工程队队长;1995年至1998年任巴里坤三建第一分公司经理,期间1996年至1998年在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进修两年,取得大学文凭。1999年至2005年成立巴里坤众诚公司。2006年出资1500万元成立伊吾鸿景房地产公司出任总经理。2014年7月加入新疆元瑞圣湖能源有限公司任董事长。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7
浏览次数:221
徐秀丽,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读博士研究生,兼任中国炼焦行业协会焦炭煤资源专业委员会执行副主任。鞍山市“五一劳动奖章”、“十大杰出女职工”等荣誉称号获得者,中钢集团青年专家。一直从事低阶煤干馏和气化工艺研究。其作为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完成的课题“兰炭、提质煤在炼铁领域应用技术与开发”,2016年获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技奖”一等奖;“神木兰炭(粉状半焦)制备大块铸造型焦的研究”获得榆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神木兰炭(半焦)与捣固焦配合用于高炉炼铁的研究”获得榆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编制冶金百科全书(第三版)词条“焦炭”、“兰炭”。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7
浏览次数:200
宫百战,陕西汇华联科煤业研究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之一,199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专业,1992年就职于骊山微电子公司从事信息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先后就陕西的无线,高频技术推广和应用做出相应的业绩,先后施工于陕西人行,部分公安系统等无线电台的建设,1995年获工程师职称,1996年进入工业自动化行业就系统通讯工作,先后参与略钢,陕西东岭集团60万吨捣鼓焦,以及ISP技术铅锌冶炼的工业自动化的项目经理,08年先后参与陕西恒源煤化工有限公司的半焦,以及新疆圣雄能源的80万吨半焦成套自控系统的设计与现场调试工作,并根据现场的生产工艺进行现场改进不合理项,其中包括半焦集气管压力的调节新工艺的制定。并参与陕西安监局关于半焦行业的设计安全专篇的评审工作。2012年创办公司并兼任陕西汇华联科煤业研究设计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工作积极进取,除专业及理论学习外也学习了其他相关文化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质量意识和综合管理能力,通过对自动化知识的掌握和质量工程技术质量管理的理解,强化了公司基层管理和过程管理,以客户为关注焦点,努力为客户提供优质的自动化配置方案,期间完成了从最小的几十个点位到上千个点位的设计配套方案,工作获得了客户及公司的赞誉。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7
浏览次数:202
高武军,男,汉族,1952年6月生,陕西省白水县人。现任西安三瑞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1977年毕业于武汉科技大学(原名:武汉钢铁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77年—1990年在陕西省焦化厂任车间主任、技术员、科研实验组长;1990年—2012年任陕西省冶金设计研究院院长助理、副院长;2012年—2016年任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煤化工专家,专业从事煤化工(焦化、兰炭)技术研究及开发; 洁净煤技术发展研究,中国能源发展及重点洁净煤技术产业化研究。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5
浏览次数:138
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南京工大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顾问徐炎华博士,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 、国家煤化工专家组成员、国家资源环境领域“863”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国家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化环境首席科学家、江苏省政府“化治办”、“应急办”专家组成员、江苏省太湖治理咨询专家、南京经济社会发展咨询顾问、江北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咨询顾问、等。兼任“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煤炭清洁转化节水减排工程实验室”主任、环保部“化工园区环境污染整治”培训基地负责人、“江苏省化工污染控制与事故应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江苏省工业节水减排重点实验室”主任、 “江苏省环境保护工业VOCs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江苏省化工环保新材料研究院”院长、“江苏省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徐炎华教授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废气治理、固废资源化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在化工废水强化处理与回用、有毒恶臭气体污染控制、工业固废综合处置与资源化等方面拥有一批先进的技术成果。相关技术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9项(其中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0多项。带领团队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典型沿江化工区环境污染事故防范与应急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合成水中低碳含氧有...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4
浏览次数:176
李挺,男,广东湛江人,教授级高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陕西方圆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西安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技术顾问。工作经历:曾在本溪钢铁公司、鞍山焦化耐火材料设计院、西北耐火材料厂、陕西省冶金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工作,从事科研、工程设计的组织和领导工作。亲自主持煤化工工程设计项目二十余项,科技攻关、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创新项目多项,著作一部,发表论文十余篇,包括参加法国钢铁学术交流年会论文。主要获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陕西省引进技术消化二等奖各一项。陕西省工程设计优秀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三项。2000年被评为跨世纪陕西科技界十大新闻人物。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4
浏览次数:124
康生武,男,汉族,1977年2月出生,籍贯甘肃武威,1998年3月参加工作,201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本科学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法学专业),现任第十三师淖毛湖农场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2013年、2014年分别被十三师评为第四届亚欧博览会先进个人;2015年被淖毛湖农场评为优秀工作者;2015年被十三师评为绿洲博览会先进个人;2015年被十三师评为十三师服务企业先进个人。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4
浏览次数:133
方梦祥, 1965年出生与浙江台州, 1985年7月浙江大学热物理工程学系本科毕业,1991年7月获浙江大学工程热物理博士学位,1991年在浙江大学能源系工作, 1998年晋升为教授,2000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在荷兰Delft技术大学作访问学者。现为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煤和生物质燃烧与气化,CO2控制等。主持负责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项目、国家973课题、国际合作项目及企业横向委托等四十余项科研项目。曾获国家发明二等奖一项、省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拥有发明专利1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共发表论文200余篇, 其中SCI,EI收录62篇,还合作完成了三本专著的编写工作。由于其突出的业绩, 方梦祥同志先后获得浙江省 “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浙江省第七届青少年英才奖二等奖、浙江大学“亿利达优秀教师奖”、“第四届浙大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4
浏览次数:121
通过多年的探索,先后在实验室和中试装置上,针对循环流化床热解气化的工艺路线,完成了具有开创性的研究开发工作,各项技术参数指标均获得了实质性突破,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多项工程示范。完成了国内首台循环流化床常压气化炉的设计、调试和运行,并在此基础上主持完成了15000 Nm3/h~80000 Nm3/h系列容量的循环流化床常压气化炉的开发工程示范;完成了国内首台千吨级循环流化床加压煤气化气化炉的技术研发和工程化开发,并成功运用与中小合成氨企业的气源改造工程;完成了国内首台10万吨/年循环流化床煤热解提油工业试验装置的设计、建设、调试和试验,开发了60万吨/年规模的技术包。主持研发的25000 Nm3/h热煤气直供的循环流化床常压气化技术、400000 Nm3/h循环流化床常压煤气化技术和10万吨/年循环流化床热解提油技术分别于2015年、2016年先后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循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走向产业化”被评为“中科院2016年度科技成果转化亮点工作”。
发布时间: 2018 - 12 - 04
浏览次数:120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
邮编:100013
煤炭深加工现代煤化工
兰炭科技信息中心
关键词:兰炭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煤化工 煤炭综合利用 煤炭转化
Copyright ©2018 - 2023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兰炭分会  北京泛地能源咨询中心
电话:010-64284069
网站广告联系QQ号:540425407
网站投稿邮箱:5404254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