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4月14日上午,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协会组织专家在神木市恒源国际酒店召开了“年处理25万吨小粒煤低温干馏试验示范装置(SJ-V型低温干馏方炉)”成果鉴定会。该试验示范装置由神木市三江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及陕煤集团神木能源发展公司联众分公司完成。参加鉴定会的有鉴定委员会成员、神木市兰炭产业服务中心主任贾建军、完成单位相关代表。会议由组织鉴定单位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煤化工部副主任申联星主持。
在会上,神木市三江煤化工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水军做了试验示范装置的工作报告,标定委员会主任、西安石油大学教授马宝岐宣读了标定报告,联众公司总经理王文亮宣读了使用报告,三江公司工程师刘蕾宣读了查新报告。随后,鉴定委员会进行提问、完成单位答复,大家进行了热烈讨论。
鉴定委员会听取了上述报告,并审查了有关技术资料,经质疑、答辩和认真讨论后,认为:年处理25万吨小粒煤低温干馏试验示范装置(SJ-V型低温干馏方炉)实现了工业化运行,产品兰炭、焦油和煤气等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鉴定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鉴定。
鉴定委员会形成的具体鉴定意见为:一、提交的技术资料符合鉴定要求。二、该技术通过设置内部结构,解决小粒煤干馏透气问题,从多方面完成布料均匀、集气均匀、布气均匀、出焦均匀,实现均匀加热;通过自产煤气作为热源和载体,在干馏炉内进行内燃内热传热效率高;炉顶颗粒床除尘、炉内清水熄焦、炉底采双仓双阀出焦方式等多项技术组合为一体,具有独立的知识产权。三、实现了从上煤到出焦系统的全封闭、微负压操作,大幅度减少跑、冒、滴、漏;采用清水熄焦,既保证了兰炭产品质量,又减少水耗。四、该技术早在2018年8月在联众公司落地建成了年处理25万吨小粒煤低温干馏试验示范装置,至2019年4月13日,系统累计运行200多天。经现场72小时标定表明:该装置工艺流程合理,运行稳定;综合能耗:129.65kgce/t兰炭(下同),原煤耗:1.62t/t,水耗:0.308t/t,焦油产量:130.06kg/t,煤气产量:991.28Nm3/t,电耗:23.49kWh/t;能源转化效率:90.93%。
其中主要的创新点为:一是直立式低温干馏方炉单炉年处理小粒煤为25万吨规模。二是神木市三江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出小粒煤干馏技术,突破了3-30mm小粒煤在内燃内热式低温干馏直立方炉内干馏过程中透气性差的难题;利用了颗粒床的除尘原理,采用了气固逆流的换热方式,解决了小粒煤干馏煤气含尘高的问题,提高了焦油中的轻油含率。三是采用炉内清水雾化熄焦技术,根据兰炭温度控制喷水量,将高温兰炭降至120℃以下,并将产出兰炭含水量控制到12%以下。四是采用双仓双阀、密封刮板机技术解决出焦系统的密封问题,显著降低了熄焦过程的废气排放,并保证兰炭生产过程的压力平稳。五是采用DCS自动化控制系统,提高了装备的整体水平。
据悉,鉴定委员会成员有: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教授级高工柴发合,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正司级巡查员、教授级高工李新民,神华科学技术研究院原副院长、教授级高工杜铭华,中国中煤集团煤化工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工徐振刚,西安石油大学教授马宝岐,中国五环工程公司教授级高工李要合,神木市柠条塔工业园区管委会科长李艳萍。
最后,鉴定委员会建议:加快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