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 灾区 灾区 加油 让我们带着这感恩之心,为灾区加油

开发应用

News
News 新闻详情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碳中和的关键是能源绿色转型

日期: 2023-08-14
浏览次数: 13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近日出席2023第一财经零碳峰会。在《碳中和目标下的能源绿色转型四大特征》的主题演讲中,黄震深刻解析了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特征和路径。

  “我国88%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化石能源利用过程,碳中和的关键是能源绿色转型。面向碳中和的能源绿色转型,绝不仅仅是能源问题,也绝不仅仅是技术问题,它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的问题。要循序渐进,先立后破,要以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主导,科技作为战略驱动,市场作为重要支撑,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的决策。”黄震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碳中和的关键是能源绿色转型

黄震总结了能源绿色转型的四大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具有变革性和颠覆性的能源转型。

  2020年,我国化石能源占到整个能源结构的85%,非化石能源只占15%。到2060年要实现碳中和,化石能源占比会从现在的85%下降到15%以下,而非化石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包括核电会增长到85%以上,这是非常颠覆性的变化。现在的能源体系基于对化石能源的利用,包括整个电力系统是以火电为主体的,能源绿色转型是要构建一个新能源为主体的全新能源体系。

  黄震认为,当今能源绿色转型的核心是从现在的基于地下自然禀赋的能源开发利用,走向基于技术创新的新能源开发利用。

  第二个特征,是政策与法律法规主导的能源转型。

  人类历史上的若干次能源转型,从薪柴为主到煤炭为主、油气为主的能源时代,都是由伟大的科技发明主导的。当今空前的能源转型,引领人类走向新能源为主体的零碳时代,是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高度共识主导的。从全球看,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主导下,从1997年《京都协定书》到2015《巴黎协定》再到2021年《格拉斯哥气候协议》,减排温室气体已成为国际社会的高度共识。全球已有136个国家已宣布2050前后实现零碳或碳中和。从国内看,我国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1+N”政策体系。可以说,这是一个政策和法律法规主导的前所未有的能源转型。

  第三个特征,科技驱动的能源转型。

  能源绿色转型,紧紧依靠系列颠覆性、变革性能源科技突破作为战略驱动,据IEA报告,到2050年全球几乎一半的减排量依赖于目前尚处于示范或原型阶段的新技术。要加大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再电气化,可再生燃料、储能和碳捕集与利用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支持力度,实现变革性能源科技系列突破,要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与应用

  黄震透露,上海交大研究团队正在研发用绿电制取氢、氨和合成燃料技术,以支撑未来数千万吨级合成燃料的制备。有望使交通和工业燃料独立于化石能源,实现燃料净零碳排放,可为国家能源绿色转型与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全新的解决方案。

  第四个特征,是市场支撑的能源转型。

  首先要发挥绿色金融在能源绿色转型中赋能和支撑作用。能源的绿色转型需要一个大规模、低成本、长期资金支持的金融市场。近年来,气候投融资、ESG蓬勃发展,包括碳信用、碳信贷、碳保险、碳债券、碳基金、碳期货应运而生。这种史无前例的绿色能源投资,将推动全球经济包括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第二是用好碳市场这一实现双碳的重要政策工具。通过碳市场和碳交易,对碳减排给予了明确的价格信号,必然会大幅度提升对低碳、零碳技术研发的需求,由此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进步,促进企业的碳减排。最终,通过碳市场、碳配额、碳税,提高化石能源环境成本,让排碳成本越来越高,减碳的收益越来越大,绿色溢价越来越小。

  第三是用好能源市场这一无形之手,其中最重要的是电力市场,包括能量市场、现货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补偿机制等。要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让电力价格真正反映市场供需及碳减排成本,充分反应电力稀缺性与绿色性。激励发电侧清洁能源投资和建设,用户侧挖掘灵活性潜力。

  黄震说,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推动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助力绿色转型。


文章

来源

第一财经

整理:智慧双碳研究院


>>2023煤炭深加工与新能源产业耦合发展大会延期至9月与哈密2023“能源之问”联办合办!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碳中和的关键是能源绿色转型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4 - 24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但其能源消耗量大,且主要依靠优质煤炭资源。而我国煤炭的资源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已探明储量中,烟煤占73.7%、无烟煤占7.9%、褐煤占6.8%、其他煤种占11.6%,烟煤中优质焦煤和肥煤的储量仅占7.97%。因此,国家能源局已计划对冶金焦生产所依赖的焦肥煤资源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钢铁工业“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降低钢铁企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和用水量,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因此,钢铁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必须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兰炭是采用弱粘结性煤或不粘煤经低温干馏而成,具有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的特点,已逐步取代冶金焦而广泛应用于电石、铁合金、硅铁、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目前国内兰炭主产地为陕西、新疆、内蒙和宁夏地区,预计兰炭年产...
2023 - 04 - 11
“低阶煤挥发分高,通过热解深加工既可获得大量的煤焦油、干馏煤气,又能把煤中的硫分去除,得到清洁化的兰炭产品。”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煤炭清洁转化高端(院士)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兰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表示,加大兰炭的高值化利用力度,不仅能带动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发展,还能替代散煤提供更多煤基清洁化燃料。◢产业现状兰炭品质影响下游产品和环境兰炭也叫半焦,是弱粘或不粘煤在中低温条件下热解(干馏)析出煤焦油、煤气后得到的固体炭质产品。兰炭生产过程中副产液态煤焦油和气态高热值煤气,是能源化工领域的重要原料和燃料。陕西榆林地区特别是神木和府谷,是兰炭生产集中区。据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兰炭产量约6550万吨,其中榆林地区产量3730万吨,约占全国兰炭产量的57%。“兰炭的品质会对下游产品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一位参会代表介绍,“以神...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
邮编:100013
煤炭深加工现代煤化工
兰炭科技信息中心
关键词:兰炭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煤化工 煤炭综合利用 煤炭转化
Copyright ©2018 - 2023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兰炭分会  北京泛地能源咨询中心
电话:010-64284069
网站广告联系QQ号:540425407
网站投稿邮箱:5404254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