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 灾区 灾区 加油 让我们带着这感恩之心,为灾区加油

开发应用

News
News 新闻详情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日期: 2023-07-11
浏览次数: 18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双碳发展现状与面临挑战


首先,袁亮院士从全球能源领域碳排放、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特征与清洁能源发展、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取得阶段成效等方面介绍了双碳发展现状,总结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面临的六大挑战。

挑战一:经济高质量增长要求与减排难度之间矛盾突显

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20年下降18%;2030年要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39%,60%以上能源消费、70%以上碳排放来自工业生产领域,高耗能产业占比高。

挑战二:碳排放总量大与实现碳中和时间短矛盾突显

2022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CO,排放量约为121亿吨。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国仅有30年时间,欧盟将用71年,美国用43年,日本用37年,所用时间分别是中国的2.4倍,1.4倍和1.2倍。

挑战三:全国一盘棋与区域多样性之间矛盾突显

能源生产和消费逆向分布特征明显,中东部是主要能源消费区,西部地区是主要能源基地主要能源消费区绿色低碳转型结构性压力小,主要能源基地改变资源依赖的增长方式任重道远。

挑战四:能源利用效率低与低碳技术突破难矛盾突显

2022年,我国万元GDP能耗比去年下降0.1%,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0.8%节能降耗减排稳步推进,但支撑低碳低能耗的技术未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挑战五:“双碳”目标高要求与现代化治理能力不足矛盾突显

双碳”“1+N”政策体系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但体制机制、地方政策配套总体上仍跟不上碳中和背景下能源转型变革的步伐。

挑战六:统筹能源安全保障与实现“双碳”目标矛盾突显

俄乌冲突等地缘事件加大国际能源市场波动,能源消费重心东倾、生产重心西移,推动全球能源供需版图深度调整。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最后,他提出了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五大建议,指出煤炭科技工作者需要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开发利用、储能、CCS/CCUS、碳中和科学管理等领域加强研究。

建议一: 坚定“绿色开采+清洁利用+生态治理”发展之路,实现传统能源高质量转型;

建议二:建设智慧能源平台,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多能互补清洁能源供应格局;

建议三:勇闯智能制造新格局,构建绿色供应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转型;

建议四:进发自主创新,强化低碳、零碳、负碳等方面技术攻关;

建议五:阔斧改革人才引培机制,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转自:煤炭深加工现代煤化工 公从号


天津得威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邀您参加“造粒软化除硅水处理新技术交流会”及“2023煤矿与煤化工环保产业大会”


袁亮院士: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及路径思考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2023 - 04 - 24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但其能源消耗量大,且主要依靠优质煤炭资源。而我国煤炭的资源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已探明储量中,烟煤占73.7%、无烟煤占7.9%、褐煤占6.8%、其他煤种占11.6%,烟煤中优质焦煤和肥煤的储量仅占7.97%。因此,国家能源局已计划对冶金焦生产所依赖的焦肥煤资源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钢铁工业“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降低钢铁企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和用水量,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因此,钢铁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必须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兰炭是采用弱粘结性煤或不粘煤经低温干馏而成,具有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的特点,已逐步取代冶金焦而广泛应用于电石、铁合金、硅铁、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目前国内兰炭主产地为陕西、新疆、内蒙和宁夏地区,预计兰炭年产...
2023 - 04 - 11
“低阶煤挥发分高,通过热解深加工既可获得大量的煤焦油、干馏煤气,又能把煤中的硫分去除,得到清洁化的兰炭产品。”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煤炭清洁转化高端(院士)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兰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表示,加大兰炭的高值化利用力度,不仅能带动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发展,还能替代散煤提供更多煤基清洁化燃料。◢产业现状兰炭品质影响下游产品和环境兰炭也叫半焦,是弱粘或不粘煤在中低温条件下热解(干馏)析出煤焦油、煤气后得到的固体炭质产品。兰炭生产过程中副产液态煤焦油和气态高热值煤气,是能源化工领域的重要原料和燃料。陕西榆林地区特别是神木和府谷,是兰炭生产集中区。据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兰炭产量约6550万吨,其中榆林地区产量3730万吨,约占全国兰炭产量的57%。“兰炭的品质会对下游产品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一位参会代表介绍,“以神...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
邮编:100013
煤炭深加工现代煤化工
兰炭科技信息中心
关键词:兰炭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煤化工 煤炭综合利用 煤炭转化
Copyright ©2018 - 2023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兰炭分会  北京泛地能源咨询中心
电话:010-64284069
网站广告联系QQ号:540425407
网站投稿邮箱:5404254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