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欢迎您,
退出
首页
兰炭分会
行业动态
节能环保
技术装备
开发应用
会展培训
行业统计
产品供求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情系
灾区
灾区
加油
让我们带着这感恩之心,为灾区加油
开发应用
News
开发应用
服务支持
SERVICES
联系我们
News
新闻详情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开发应用
→
专家视点
尚建选: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日期:
2022-09-24
浏览次数:
48
“双碳”目标下,我国煤化工产业面临巨大挑战。介绍了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及其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概况,阐述了煤化工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与发展方向,提出低阶煤分质利用的科学理念,并介绍了该集团在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利用领域的实践探索;立足集团煤化工板块最核心的低阶煤清洁高效利用领域,阐释了相关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认为首先要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成熟技术的转化应用,大力推动榆林地区煤炭转化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其次要全力推进示范工程建设,努力打造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样板工程;第三要开展粉煤热解与电站锅炉耦合工业化示范,推动低阶煤燃烧前先提油气的高效利用方式;第四要加强与新能源耦合发展,构建完整的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转化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体系;第五要推动建设国家级富油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转化基地。
作者简介
尚建选(1965-),男,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三秦学者”,中国科技部、石化联合会、煤炭协会专家库专家。现任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副总经理,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主任,煤炭绿色安全高效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化工及新材料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石化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受聘煤液化及煤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及怀柔国家能源实验室山西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太原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华东理工大学兼职教授,西安交大兼职教授,《煤化工》杂志副主编。
曾参加中国工程院主持的《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能源金三角煤炭资源开发战略研究》《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战略研究》国家重大战略咨询项目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出版主要学术著作3部、发表主要论文7篇、获权主要发明专利26件,所获省部级、行业级奖励15项、所获其他奖励3项。
主要内容
首先,作者介绍了陕煤集团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概况。
煤化工产业是陕煤集团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陕西化工集团公司是陕煤集团负责化工板块运营管理和产业发展的专业化管理公司,目前拥有17家生产企业,资产总额1270亿元,产业员工2万余人,目前已初步形成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合成氨-尿素、煤焦化/热解、焦油深加工、氯碱化工、碳纤维材料等多条工艺路线,主要生产装置50余套,主要化工产品20余种,产能规模2100万t/a,年转化煤炭约2700万t,2021年完成营业收入83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84.5亿元。
其次,提出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利用的科学理念。
指出,低阶煤(褐煤、长焰煤、不黏煤、弱黏煤)的有机质是由芳环、脂肪链及各种官能团缩合形成的大分子聚集体,其碳含量相对较低、氢氧含量相对较高,结构单元芳核较小,结构单元之间由桥键和交联键相连。通过加热,低阶煤中弱的桥键易于断裂形成自由基,继而引发煤热解自由基反应,与氢结合生成小分子的有机挥发物、富氢气体产物,富含芳烃的焦油产率较高。低阶煤这种结构和加热特性,决定了可以通过低能耗、低物耗的中低温热解方式将其分质转化为气、液、固3种能源状态,进而对煤气、煤焦油、半焦进一步分质转化,即可获得油、气等清洁燃料及高附加值化工产品。这个过程就是低阶煤的分质利用。
第三,阐述了陕煤集团在低阶煤分质利用领域进行的实践探索及其主要科研平台建设
。2010年陕煤集团系统地提出了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转化多联产的科学理念,创立了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多联产技术开发系统,建立了研发体系和工业化试验示范基地,先后搭建起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甲醇制烯烃国家工程实验室、煤制化学品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研平台,广泛汇聚了业内顶级煤化工科研力量。同时,陕煤集团先后组建起包括陕西煤业化工技术研究院、陕西煤业化工技术开发中心、上海胜帮煤化工科技公司、神木富油能源科技公司、神木天元化工公司、陕西联合能源化工技术公司等十余家实体科研机构,培育起一支从煤化工技术研发、工程设计、项目咨询到工业化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服务的专业化科研团队。
第四,对陕煤集团煤化工产业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进行了研究分析。
认为集团煤化工板块覆盖领域广,产品众多,在新形势下要实现产业的高端、多元和低碳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煤制烯烃产品结构仍较为单一,存在同质化竞争风险;陕北地区仍有技术水平较低的传统直立炭化炉在运转,存在低效、污染风险;陕化公司、渭化公司的高价值化学品研发亟待进一步创新;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利用产业链亦存在尚未彻底突破的关键技术产业化瓶颈。
第五,今后,陕煤集团将以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转化多联产为主线,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示范应用进程,提升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水平。
主要任务如下:加快成熟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推动榆林地区煤炭转化利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陕煤集团榆林1500 t/a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建设;开展粉煤热解与电站锅炉耦合工业化示范,推广低阶煤燃烧前先提油气的高效利用方式;加强与新能源耦合发展,构建完整的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转化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体系;推动建设国家级富油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转化基地。
转自:中国煤炭杂志
上一篇:
谢克昌院士: 走好中国特色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之路
下一篇:
刘中民院士:以煤为基推动能源变革,双碳下开启新征程
News
/
推荐新闻
More
兰炭全部替代高炉喷吹煤技术开发与应用
2024
-
01
-
18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但其能源消耗量大,且主要依靠优质煤炭资源。而我国煤炭的资源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已探明储量中,烟煤占73.7%、无烟煤占7.9%、褐煤占6.8%、其他煤种占11.6%,烟煤中优质焦煤和肥煤的储量仅占7.97%。因此,国家能源局已计划对冶金焦生产所依赖的焦肥煤资源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钢铁工业“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降低钢铁企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和用水量,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因此,钢铁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必须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兰炭是采用弱粘结性煤或不粘煤经低温干馏而成,具有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的特点,已逐步取代冶金焦而广泛应用于电石、铁合金、硅铁、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目前国内兰炭主产地为陕西、新疆、内蒙和宁夏地区,预计兰炭年产...
More
兰炭及其产业链介绍
2024
-
01
-
18
兰炭,又称半焦,是利用神府(神木+府谷)煤田盛产的优质侏罗精煤块烧制而成的,作为一种新型的炭素材料,被广泛运用于电石、铁合金、高炉喷吹、锅炉燃料、民用燃料、工业制气等众多领域。 兰炭的生产多以低温干馏为主,干馏温度一般控制在600℃-750℃之间。生产兰炭的过程中,同时生成煤气及煤焦油等副产品。 我国兰炭产能主要分布在陕西、新疆、内蒙、宁夏及河北地区。其中,陕西(产能占比约48%)及新疆(产能占比约37.5%)是我国兰炭产能占比最大的两个区域。陕西的产能主要集中在榆林的神木(产能占比约27%)及府谷地区(产能占比约19%)。新疆的产能主要集中在哈密地区(产能占比约20%)。 电石是兰炭下游最大的消费领域;兰炭在铁合金冶炼中主要用于硅铁的冶炼;兰炭作为新型高炉喷吹燃料,在高炉喷吹领域对于传统喷吹煤的替代,我们认为有可能是一块未来消费增量较为突出的领域...
More
科技新进展:兰炭全部替代高炉喷吹煤技术开发与应用
2023
-
04
-
24
一、研究的背景与问题钢铁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但其能源消耗量大,且主要依靠优质煤炭资源。而我国煤炭的资源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已探明储量中,烟煤占73.7%、无烟煤占7.9%、褐煤占6.8%、其他煤种占11.6%,烟煤中优质焦煤和肥煤的储量仅占7.97%。因此,国家能源局已计划对冶金焦生产所依赖的焦肥煤资源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钢铁工业“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明确要求降低钢铁企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和用水量,减少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因此,钢铁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必须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兰炭是采用弱粘结性煤或不粘煤经低温干馏而成,具有固定炭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高、含灰份低、铝低、硫低、磷低的特点,已逐步取代冶金焦而广泛应用于电石、铁合金、硅铁、碳化硅等产品的生产。目前国内兰炭主产地为陕西、新疆、内蒙和宁夏地区,预计兰炭年产...
More
兰炭提质之路如何越走越宽
2023
-
04
-
11
“低阶煤挥发分高,通过热解深加工既可获得大量的煤焦油、干馏煤气,又能把煤中的硫分去除,得到清洁化的兰炭产品。”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煤炭清洁转化高端(院士)论坛暨第五届中国兰炭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理事长刘峰表示,加大兰炭的高值化利用力度,不仅能带动低阶煤分质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发展,还能替代散煤提供更多煤基清洁化燃料。◢产业现状兰炭品质影响下游产品和环境兰炭也叫半焦,是弱粘或不粘煤在中低温条件下热解(干馏)析出煤焦油、煤气后得到的固体炭质产品。兰炭生产过程中副产液态煤焦油和气态高热值煤气,是能源化工领域的重要原料和燃料。陕西榆林地区特别是神木和府谷,是兰炭生产集中区。据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不完全统计,2022年全国兰炭产量约6550万吨,其中榆林地区产量3730万吨,约占全国兰炭产量的57%。“兰炭的品质会对下游产品和环境产生重要影响。”一位参会代表介绍,“以神...
More
分享到
0
兰炭分会
分会简介
分会动态
协会章程
会员单位
领导机构
入会申请
技术委员会
会员服务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行业动态
重要通知
产业动态
科技动态
市场动态
节能环保
节能环保
技术装备
技术装备
开发应用
开发应用
会展培训
关于展会
往期回顾
在线报名
联系我们
行业统计
行业统计
分析评述
产品供求
价格中心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下载中心
会员下载
非会员下载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16号
电话:010-64284069
邮编:100013
煤炭深加工现代煤化工
兰炭科技信息中心
京ICP备17058264号
关键词:兰炭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煤化工 煤炭综合利用 煤炭转化
Copyright ©2018 - 2023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兰炭分会 北京泛地能源咨询中心
电话:010-64284069
技术支持:《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杂志社
网站广告联系QQ号:540425407
网站投稿邮箱:
540425407
@qq.com